《教育知识与能力》俗称中学科目二,是能否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关键所在。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:学生要想掌握一个学科,首先要掌握这个学科的基本结构,只有掌握了这个学科的基本结构,才有利于掌握整个学科的体系框架,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。今天我们花费一些时间去熟悉一下《教育知识与能力》这一科目的学科框架结构。
根据中学《教育知识与能力》考试大纲的体系框架,该学科分为八个部分。
(一)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
主要介绍教育如何产生和发展;教育学是如何产生和发展;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;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;什么是教育制度;什么是教育目的;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。
(二)中学课程
主要讲课程的概述,课程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;课程的理论流派和组织方式;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。
(三)中学教学
主要介绍了教学概述;教学的基本规律,教学的基本原则,教学的基本方法;教学的基本环节和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;当代教学改革的基本观点和主要趋势。
(四)中学生学习心理
主要介绍了普通心理学的认知过程;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概述和学习分类;一般学习理论,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,认知主义学习理论,建构主义学习理论,人本主义学习理论;学习心理,包括学习动机相关理论,学习迁移相关理论,学习策略相关理论。
(五)中学生发展心理
主要讲了中学生认知发展特点与规律;中学生的情绪和情感;中学生的人格发展;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,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。
(六)中学生心理辅导
主要讲了什么是心理健康;中学生的常见心理疾病;心理辅导的一些基本方法。
(七)中学德育
主要讲了中学生的品德发展的特点;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,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;中学生德育的主要内容;中学德育的基本规律,基本原则、基本方法、基本途径;新时期德育的新主题。
(八)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
主要讲了什么是班级和班集体;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如何进行班级管理;课外活动和学校与家庭、与社会的协作;课堂管理、课堂纪律、课堂气氛以及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;教师成长心理,教师心理特征,教师的心理健康及维护。
通过以上的框架梳理介绍,希望同学们,在头脑中建立起来一个《教育知识与能力》的基本知识框架,有利于进一步备考学习。